第(1/3)页 “我说呢,这些东西要真说出去,按三哥那脾性,不得直接气死?” “哈哈,那肯定会气死的。” 李景霖忍不住笑了起来。 “《隋书》第15卷的《音乐志》有记载,重四译来贡男伎,天竺即其乐焉。” “甚至还记载了天竺乐的歌曲《沙石疆》,舞曲的《天曲》,甚至记载了三哥特有的凤首箜篌,琵琶,五弦,笛子,铜鼓,贝等等乐器。” “隋朝大一统时,在宫廷设立的七部乐,分别就是《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龟兹伎》《安国伎》《文康伎》七部,初唐十部中,天竺伎也是其中重要一支。” “所以.你懂我的意思了吧。” “.” 洛诗瑶根本说不出来话。 毕竟,对于李景霖这种级别的专家来说。 学和研究是两码事。 学肯定是学了的。 但学的顶天了就到音乐本身构成为止。 但做一些深度的学术上的研究尤其是往中古前去推,去溯源,去深度研究文化内核什么的 那是真没啥必要。 对三哥的音乐研究。 要么你去研究中古靠后,到现代的印度音乐。 捏着鼻子从一大堆宗教啊,神话啊,以及他族记录下来的对三哥的征服史,绕来绕去中完全挑不出个正经历史记载。 虽然西方历史也神叨叨的,但起码也是有点正式记录的,是具备一定可分辨性与参考性质的,更是有着相应的思想,文化,历史关联。 但三哥不一样。 人家的《罗摩衍那》和《摩柯婆罗多》都是口口相传,一代一代往里补的,到了后面,有了好心的西方老爷们,才帮着三哥整理出来,反正凑合看,谁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几千年传下来的。 这踏马的和克苏鲁神话有什么不同? 大佬开了个头,剩下的全是同人。 整一个大号的“云宇宙”嘛! 真要深挖音乐方面的文化历史? 再往上挖? 挖到自己家了! 这算怎么回事? 那不如一开始就挖自己家的。 大家都是古典音乐。 华夏的古典音乐源远流长,西洋的古典音乐也璀璨于世界。 并且,各自成各自的体系。 这是真古典,起码是整个体系是流传下来的,有曲谱记载。 三哥的古典音乐呢? 一找一個轻古典。 简单翻译一下,半古典。 再翻译一下。 哦,现代人去探索XX风格,基本介于古典与现代流行之间。 华夏用现代音乐探索古代音乐,那是因为古代实在是太古了,动辄上千年,真没法挖到古人录音机,通过曲谱,语言变迁,历史变迁,以及乐器,记载的定音法,来复原。 西洋古典音乐还不至于如此探索,但历史也算挺悠久了,发展脉络上也有其合理性。 起码格里高利圣咏那是真有人自己的东西。 三哥 算了,复原一下隋唐音乐,研究研究西域文化,敦煌遗产。 这三哥的音乐大体就差不多了。 虽然说,这“三哥音乐”是打上了大唐的标签,属于汉文化 但关键问题是,给他们机会,也不中用啊。 你不记,我记了,发展发展,哎嘿?你猜怎么着? 变成我的辣! 如果非要形容三哥数千年的悠久历史。 那恐怕只有一句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