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认为音乐的本质就是情绪,情绪确实不会沾染ZZ因素,但音乐作品的情绪大多数是有来源的,也会涉及到叙事问题,这个时候,认知,对错,价值观,各方面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李景霖点点头,没有评价什么。 而是看向了许欣。 “你呢?” 许欣稍作思考,便也开口道。 “正如刘晨阳说的,不过,若是让我补充的话,是另一个视角。” “所谓艺术的高度,艺术的内涵,其实本质上就是文化与思想,尤其是思想,是免不了不同的,也一定会产生碰撞的,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 “如思想一样,所谓的艺术没有对错,指的是对不同的群体来说,对错的定义是不同的。” “没错。” 李景霖点了点头。 终于是开了口。 “讨论音乐,讨论艺术,不能空谈。” “今天我引申出的概念,便是-——【群体的代表性】。” 一边说着,李景霖一边在白板上写下了一行字。 两位学生开始记笔记。 而两位学生的后面,是几位听课的教授与主任。 几位主任对视一眼,虽然感觉是有一些不同意见的,但大体上倒还是挺赞同李景霖这种说法。 也很感兴趣的继续听着。 “我举一个最简单,最普通,最常见的例子,大家可以先不要思考其中的ZZ因素。” 李景霖在白板上写下了两个字。 【情歌】 “比方说,你写一首情歌,或者演绎一首情歌,那么,是很容易有一个故事,或是代入身份的。” “到底是被甩,还是爱而不得,是相爱但遗憾错过,还是历经半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拼图。” “不同群体的代表,是能引申出不同情绪与感触的,这就是音乐体验与现实所结合而形成的认知,欣赏者有这样的感受,实际上,创作者的主观感受会更多。” 李景霖顿时敲了敲白板。 “除非你是创作无标题音乐。” “不然,其他的音乐内容同样如此。” “比方说,你要写儿歌,你就不能从成年人的逻辑去考虑和弦构建,考虑情绪因素,内容的撰写上,更是要以儿童的视角来写,也就是,你需要代表儿童这一群体。” 讲真,一直提ZZ因素的话,几位主任和老师是会多想许多的。 哪怕是两位学生也是如此。 可一旦将重点以这样的形式讲出来,却很好理解了。 几位教授均是很自然的点了点头。 “给母亲,给父亲,给儿女” “甚至是歌颂工人,农民,歌颂战士,或是就社会上某一种现象进行音乐内容的阐述,这其中,隐含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便是【群体性的代表】。” “这就是我常说的,你写音乐,得知道是要服务于哪些群体的。”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是免不了触及一些ZZ因素的,与其逃避它,不如面对它。” 说到这里。 李景霖忍不住调侃了一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