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眼中皆是微微放亮。 “不搞分割化,不搞区域化,而是要联动起来,变成一个更加整体的学术与文艺的集合。” 说到这里。 李景霖笑呵呵的看向两位。 “两位觉得怎么样?可行吗?” “可行,非常可行!” 唐文景第一个就点头了。 毫不掩饰眼中的欣喜。 “是啊,非常可行,如果能够彼此联通起来,可以通过我们两家的力量,形成两点一线,然后向外扩散,影响到更多的项目进行联动。” 高明也不由得连连点头。 “这样的分散化运营,但集中化统筹管理,能够更好的发挥每一人的才华与能力。” 李景霖这样的提案,那简直是说到了两人的内心。 对于艺术表演作品的创作,高明其实还是有些头疼的。 因为这其中是否能够将严谨的历史,文化内容拉满,是非常需要借助一些外部力量的,凭借高明带的艺术团,很难完成全部的内容。 而对于资料片的制作,唐文景这边也是感觉颇有麻烦。 学术,唐文景拿捏,但这个资料片能不能做好,会不会枯燥到扑不起一点浪花,这方面唐文景还是有些忐忑的。 而双方这样一匀。 通力合作,长短互补。 这其中,大有可为。 并且,两方结合的经验,是可以辐射到其他项目领域的。 “那这些事情,可就交给两位了。” “哈哈哈!应该的,小李同志,您就放心吧!我和老高肯定给伱办的明明白白的!” “老唐说的对,不过,小李同志,到时候如果我们有什么难处,您可一定要多多帮衬一下啊。” “哈哈,帮衬谈不上,但有需要我的,那就尽管提!” 三人笑呵呵的聊着。 便敲定了接下来的项目安排。 李景霖这一幅敢于放权的样子,则更是让两人感到后生可畏。 时间慢慢度过。 当三人从乌兹别克回国的时候,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周。 这一周,三人完全是一路加速前行,完全是依靠现代化的手段来走的。 但即使是这样。 也让三人感到浑身如散架了一般,就算李景霖体格很不错,也依然感到无比的疲累。 也正是这样的一次体验。 让三人对于“张骞出使西域”的这件事,体悟的更深,疑惑也更甚。 【这踏马的.张骞到底是怎么活下来,还能走完全程的?】 能够完成这一项历史影响深远的壮举 甚至就连三位无神论者都感觉这简直就是尼玛老天保佑,刘彻本命天赋的强运发动。 这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土地上,多灾多难。 可历经磨难与捶打的民族,生命力却如此的顽强。 在历史长河的波涛汹涌中,总是会出现奇迹,总是会出现创造奇迹的人。 也正因为感受如此深切。 对于接下来各自的内容制作。 也更加的有着别样的情愫。 回国以后,在做好最后的沟通与交互后。 李景霖回到京城,而唐文景则是回到长安。 高明带着一众艺术团的高层,赶往敦煌。 各自开始进行手头的事。 仅仅只是过去了三天。 两篇详细的文件便送达到了李景霖的手中。 看着两篇文件中描述的内容,李景霖露出了笑容。 纪录片--《河西走廊》。 大型文艺演出——《张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