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样才有相遇的奇迹感,才能更加衬托出张骞凿穿西域之路的伟大功绩!! “哪怕就是不表现这一段,只是去描述匈奴妻子跟着张骞来到汉帝国幸福的生活,但你确定,她一定要表现出在原本草原上的那种野性吗?环境真的不会改变人?” “虽然只有短短一年,或许很难完全汉化,但相应的,属于草原习性上的那种热情或许有很多,但野性在这个桥段上着实不该表达。” 李景霖忍不住摇了摇头。 这一段,原本在舞蹈的设计思路上,就是从匈奴舞,需要逐渐融合进汉民族的舞蹈风格-——野性中,需要表达出新的典雅。 这也意喻“汉化”的这一过程。 “这么一个小细节都还需要打磨,都没有相应的文化知识补充。” 李景霖撇了撇嘴。 轻笑一声。 “你可要知道,对于整个舞剧来说,这后面还有相当多不同风格的舞蹈呢。” “张骞是走过了西域,达到大月氏,并且深入到西域诸国的社会中进行考察的,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从这一刻就开始了。” “中亚的舞蹈,南亚的舞蹈,或许你们很擅长跳舞,擅长很多舞种,更是对舞蹈有很深刻的理解但你们确定不看看论文文献中考究的一些内容,就能掌握到最好的程度?” 面对李景霖的问询。 田萌咬着嘴唇,低下头看起了脚尖。 而周围其他几位姑娘们,也有些不敢和李景霖对视。 或许,李景霖说的这些,未必一定是最终的表达方案,但仔细一想,确实不是什么“形式主义”,而是进一步提升的必要积累。 只能说,平时排练舞剧养成了一种排练习惯。 内容的表达按照编舞的意思来,自己只需要去跳好舞就行了。 虽然有时候,也需要主动理解一些文化内涵,但并没有多么的深入。 李景霖这“号召大家一起看文献与论文,再写一写自己的理解感受”的行为,确实是第一次见,也觉得似乎有些形式主义。 可真当实践起来后,田萌才愕然发觉。 原来是自己路走窄了! 有时候,还真需要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待作品,而不是只局限在自己饰演的角色,或是简单的一支舞蹈。 尤其是李景霖这一次,是在田萌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中挑出了问题所在. 这更加具备说服力。 “对对不起!” 田萌小脸通红,狠狠吸了一口气。 非常光棍的大声道歉。 “李教授,对不起!是我狭隘了!” 李景霖点点头。 “不是我小题大做,而是你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个舞剧的重要性!” 几位小姑娘抬起头。 其实,这也很正常。 虽然是成熟的舞者,但其实,舞者的年纪都是偏低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