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那真是怎么下套都不上钩,真就一副“老老实实搞文化研究与艺术交流”的样子。 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这样的反应,反而更加令人担心。 “这样的话,只需要他们的媒体稍微做点春秋笔法,使点嘴上的功夫,那在世界性范围上一宣传确实很容易越俎代庖啊。” “是啊,狼子野心,其心可诛!” 周围的其他几位学者,也皆是十分不忿的开了口。 恶心。 实在是太恶心了。 小日子就最擅长搞一些确实相当不错的东西,然后在里面带点自己肚子里的屎,令人恶心抓麻,但似乎无从反击。 比方说曾经和华夏合拍的,关于敦煌的电影。 拍的好不好呢? 非常好! 简直就是艺术品! 将敦煌文化,艺术,历史,还原的相当好,并且充满了正统的东方古典美学的底子。 但实际上的剧情内容呢? 充满着一种典型的霓虹式的思维,在宏大的题材上,使用了小日子那小家子气的叙事。 不说吧,真的有一大堆人在夸,甚至还在暗讽“小日子拍的多好,你天朝拍的咋咋滴”的批话。 说吧,那真的就会引来一大堆人说什么“小家子气”“斤斤计较”“眼红”“你行你也拍”“觉得不行那别让人家拍啊”之类完全不思考现实内容环境的回复。 诚然,当初的合作,让敦煌文化借助一个比较令人反胃的跳板走向世界。 有不小的负面问题产生。 但也确实的借着东风进行了大量的铺垫,为接下来一些事情的运作,在文艺基础上做好了铺垫,属于是有利有弊,有舍有得,而舍去两分,可套八分。 但这只是当初的权宜之计。 现如今根本没有任何必要来进行类似的取舍。 因为当初是小孩子。 现在是大人。 既然是大人.那小孩子才做选择。 我全都要! 而全都要,那小日子自然不会答应,搞出了这么一出,还不好明着拒绝,确实令人恶心反胃。 “啧,他小日子倒是打的一手好算盘。” 李景霖突然笑了。 笑容十分轻松。 “但他想的太好了,破局也不一定要拒绝啊。” 看到这样的笑容,莫名的,田所几人也同样笑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