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克里斯托弗不解的目光中,李景霖微笑的开口了。 “事实上,自我与他人,无私与自私,并不一定是要对立来看待的。” “您思考的是,无私的世界与自私的世界对比,而个人的自私,会让自己短期受益,损害他人,也损害长期利益,个人的无私,利他,利世界,却会让自己短期,甚至是长期利益受损。” “但我要说,您这样的想法实际上仍然属于零和博弈,还是有点绝对了。” 李景霖笑着摇了摇头。 倒是也没有不耐烦。 毕竟,克里斯托弗教授所生长的环境就是那样。 此时能有更多的,不同的思考与视角,哪怕其是资深的学者,也实在是难能可贵。 “从正和博弈的角度来看,并不是我无私利他,就会受损,而是与人方便就是与自己方便。” “对于这个问题,两种哲学模式实际上早就给出了弥补bug的解法。” “西方是加重了原初有罪论,并且以神学束缚,道德并没有有效的阐明问题的本质,反而成为了遮羞布,这就愈发造成了精致利己主义的诞生。” “而东方则是以格物致知入手,以集体社会,互帮互助的角度入手,即礼尚往来,任何人都不能心安理得的享受馈赠与帮助,互助,重点在于互字。” 说到这里。 李景霖双手一摊。 “只不过。” “彼此塑造的终极世界,是不一样。” 克里斯托弗沉吟片刻。 点点头。 缓缓开口。 “也就是说,以自我视角出发,最终塑造的是一个人人自私的世界,这样的世界将会变的冷漠无情,从生物以及社会双重角度来考虑,这样的世界,最终会走向自我毁灭。” “而另一种,最终想要塑造的却是一個人人互助的世界,从别人那里获得温暖,自己又可以尽自己所能的给别人温暖,这样的集体社会,从生物学的视角来看,生命力将会十分顽强!” 克里斯托弗悟了。 以往总觉得东方的奉献精神值得敬佩,但似乎没有灵魂,就如同蚁群一般,机械而单调。 但如今,换个视角看问题,却发现截然不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