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有时候真的很想报警。 “有时候真的很佩服师母,同样作为尖子,这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许欣和刘晨阳在感慨。 但殊不知 师母本人在对李景霖的时候,好胜心这边基本上是已经躺平了。 最近的洛诗瑶,一直在忙于转型这方面的事情。 一位舞蹈家,实际上从身体的潜力上来看,26岁基本就达到了一个阈值,开始持续走下坡路。 很多舞蹈家能够坚持到四十多岁,甚至三十多岁的时候整個人还显得非常巅峰,有些逆生长的趋势实际上全都是在于日常锻炼与养护,需要牺牲许多日常生活的东西。 比方说结婚,生子,饮食,休闲等等。 洛诗瑶虽然也会选择一直跳下去,尽可能的保持身体巅峰状态,但也绝对不会因为舞蹈便牺牲自己的生活。 相比之下。 洛诗瑶更愿意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然后在四十岁之前全部转移到舞蹈理论方面,就足够了。 而这理论上的积累,是要从现在就开始的。 现在的洛诗瑶,刚好处于绝对的巅峰期。 可以开始从院团退下来,然后自己发展到更高的层次。 但这更高的层次,一定是需要许多学术理论作为支撑的。 舞者和舞蹈家的区别其实就是在于这里。 理论一般般,甚至不太行,那一辈子也就是个舞者,不可能成为舞蹈家。 音乐也一样。 你乐器演奏的再好,理论上不够,那也只能说是演奏者,而很难达到演奏家的级别。 显然。 虽然洛诗瑶在面对李景霖的时候躺平了。 但不代表不会追求高度。 相反。 在李景霖这边失去的成就感与自信心,要从其他方面拿回来! 反而更卷了。 而洛诗瑶,便也因于此,开始恶补文化课,并且正在准备读艺术学方面的理论博士。 所选择的方向,正是歌剧舞剧音乐剧方向的艺术理论。 不只是舞蹈方面。 从音乐方面,也会有相当程度的知识需要恶补。 音乐舞蹈不分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