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农业三期是我主线,他那边只能做杂线。主线和杂线的区别,关键不在规模,在书记签那份文件。” “明白。” 李冬生敲了敲桌子,“回头你去财政局催一下,把农业三期的资金流先走个底稿,别让郑那边的人先卡住我们流程。” “好。” “还有,工信口盯紧,招商办那边别有人被调去他那个协调组。” “要是被调了呢?” “调了,就调回来。我不管谁批的。” “是。” …… 与此同时,康州代表团到达四九城,入住江畔宾馆。负责接待的是招商协调组副组长贾海涛。 “郑市长说了,这次希望你们实地看一看我们南郊新区,规划很新,配套完善,而且市长是亲自挂帅负责。” 康州一行人点头称赞,嘴上是笑的,心里却是打鼓。 “李市长不是也在推进合作吗?” 贾海涛笑笑,“农业那块我们另有安排,南郊这边偏医疗设备,是更具未来发展的。” “希望你们重视。” 那晚,郑开来设宴款待,对着康州卫生口代表拍着胸脯保证:“只要你们敢来,我们就敢干,地、钱、人都不是问题。” 席间笑声不断,气氛热烈,郑开来觉得这回终于压住了一头。 但他没注意到,小金那晚私下给宣传部打的那通电话被人记了名字。 而就在第二天上午,农业厅传来消息——省农业厅将联合康州农业厅与四九城农业局举行“农技合作座谈会”,地点:市府三号会议厅,主持人:李冬生副市长。 消息一出,招商办内部炸了锅。 “农业三期竟然已经定了?” “书记还没发话呢。” “李市长那边,动作比谁都快。” …… 郑开来坐在办公室听完汇报,脸色阴沉得像锅底。 “他到底什么时候开始的?” “应该是半个月前,农业厅的人说当时就开始走线对接了。” “我们的人呢?” “农业口的两个副处,都没参与。” “他绕开了我们全线系统?” “是。” “呵。” 郑开来点燃一支烟,站起身靠着窗,“这孙子,不动手则已,一动就是要命。” 他回头看了一眼刚刚送来的南郊园区产业报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