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书记这是在开牌桌。” “这局从今天起才是真正开始。” “前面那些,都是开场。” “我们的准备‘二阶段’了。” 陈默一愣:“不是才刚落地?这二阶段要干啥?” “很简单。”李冬生抬头看他,“一阶段是建机制,二阶段是建模型。” “我们得在三月底前跑出一套‘农业数据+财政流向’的闭合图。” “这张图必须能挂在省委办公楼的墙上。” “让人一眼看懂,什么叫‘能跑、能收、能分、能落’。” “那时候,再有人来争,我们就不是一个试点口子了。” “我们是一个省级样板。” …… 另一边,郑开来坐在办公室,听完拨款比例的那一刻,眉头只微微一挑,没说一句话。 小金战战兢兢问:“咱们拿一千万,够吗?” “够做初期。” “后面呢?” “后面就看我们能不能抢到那三千万的余额。” “李冬生是打算建一个链。” “那我们——就造一个场。” “我们要做的是设备流转闭环+医疗服务匹配平台。” “我们不比他跑流程,我们要让市政看到,这玩意能挣钱。” “书记要机制,他去建;书记要经济,我来填。” “咱们看——最后这块桌子,是机制先赢,还是产业先落。” …… 这场五千万的分配,不过是一次资源倾斜。 可在这两个人眼里,早就成了:谁先建成闭环,谁就能从市走进省。 不是谁说话大。 而是谁,能把纸上的一张“试点牌”,玩成一条真路线。 正月十七,凌晨四点半。 农业三期数据中心灯火通明,调试人员连轴转,系统大厅屏幕上各类农业作业数据滚动跳动,后台监控室传来一声: “李市,数据打通了!康州农业厅那边的比对系统通过了第一阶段交叉验证!” 李冬生站在落地窗前,听着这一句,没动。 张伟一边打电话通知农业厅,一边兴奋地直搓手:“市长,闭环成了!这下咱真有底气了!” 李冬生点点头:“让系统值班员把所有节点数据打包,先发农业厅,再送书记办公室。”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