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 流程挂了三天,系统没出错,人出了问题。 挂账节点那天,江南村项目承办人没回报材料。 一问,才知道人压根不知道这流程怎么走。 “我以为还是老法子,找熟人批两张单子就能走账。” “你这搞得跟省级拨款项目似的,我不会填啊。” 张伟听完脸都绿了:“李市长,你这是挂自己啊?” 李冬生没生气,反而说了句:“对,就是要看会挂哪。” “这就是组织系统最看重的点。” “我们这套机制,不是跑得快,是能识别谁跑不动。” “跑不动,不是系统问题,是人还没进机制。” …… 最后,李冬生亲自跑了一趟江南村。 半天时间,把流程拆成五段,带着承办人手把手走完每一步,从挂账申请填表到调拨单录入,再到区财政预审、系统流程追踪,全走一遍。 “你看,”他在村口那张折叠桌前,“这张单子,挂了账,有编号、责任人、追溯码、流程节点、审批轨迹。” “这就是机制。” “制度图画出来不是看,是让你真干的时候,不用问人,翻流程就知道下一步干嘛。” 村干部听得似懂非懂,但一个劲点头:“这回明白了,明白了。” …… 第五天,农业系统交出试运行总结报告。 标题很简单: 《责任机制首轮压测报告》 副标题:“一单挂账,一个流程,一个人管到底。” 书记看完后一句话都没说,拿笔在报告封面上划了一道: “批复:继续试跑。” “下一轮,推到区一级系统。” …… 而与此同时,财政局那边急了。 他们发现,农业图虽然跑得慢,但一旦挂上了账,流程就锁的死。 谁想插手改账、调拨、换供应商,全都要追节点责任人。 也就是说——以前那种“变更预算再改回去”的路,彻底断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