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又来一封。” “这次又是谁?” “还是项目办,举报李年。” “内容呢?” “说他之前搞那片‘地改地’项目的时候,假合同套资,把旧项目翻新报账,还让人去县规建科代签名。” “有实锤?” “信里附了个U盘,说有当时开会录音。” 秦海眯了眯眼:“谁送的?” “不知道,快递寄到门口,说是‘老同事转交’。” 秦海沉思几秒,接过U盘,插进电脑里。 录音是会议室录的,能听出来有五六个人在讲话。 但中间一句清晰得很: “李主任,咱这合同就按‘样板’那套走,人不在也没事,签名的事我来搞定。” ——这句话,不但说明了造假,更暴露了一个关键点:有人串供,有人配合。 秦海一把拔掉U盘,招呼王铭:“这事不能留了。” “你要报县里?” “不用。” “那你要干嘛?” “我亲自找他。” 李年这几天正躲着,项目办办公室门都不上锁,人却从来不在。 秦海直接杀过去,没敲门,推门就进,果然,没人。 不过桌子上有一包烟,是热的,说明人刚走。 他站在屋里等了十分钟,李年推门回来,一见秦海,脸色变了。 “秦书记,您……有事?” “坐。” 李年僵着没动。 秦海把U盘拿出来,往桌上一放,声音不大:“听过这个没?” 李年咽了口唾沫:“我……我不清楚。” “你最好清楚。”秦海语气依旧平静,“因为纪委不是光听录音的,县里现在在查合同真伪,下一步,就要调项目公示备案了。” “我……” “别废话。”秦海抬手打断他,“我给你两条路选。要么你配合,把你知道的全说出来,谁给你权力干这事的,谁教你绕程序的,一件不落;要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