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有人骂娘、有人愤愤、有人酸笑。 机关内部的“老黄牛”“会写稿”的“站过台的”全炸窝了。 尤其几个排在第9、第10的正科干部,直接坐不住了。 “凭什么?” “我一篇稿发过三次省委网报。” “他呢?连材料都没流通过!” …… 有人在组织系统门口“碰瓷式”撞见李冬生,假装寒暄,实则挑衅: “李处,您这次选得真有胆量。” “我们都排队十几年了,您直接‘插队带娃’啊?” 李冬生只回了一句: “你排队这么多年,除了站着——你干过啥?” “这三个人,一个跑了七个系统、一个下过四个县、一个在环评组替代主任做了两年。” “你呢?光写稿,稿都没人改。” “我不管你牌桌在哪——我只认谁动手。” …… 这话传出去,全系统鸦雀无声。 不是服气,而是怕。 怕李冬生真的不按套路来。 怕他真的能把“新规矩”变成“老命令”。 …… 而书记这时候也发话了: “干部选拔,要重实绩、重担当、重一线。” “不能再让‘卡位论’‘排资历’变成选人的主干。” 这话不是讲给下面听的,是——给机关中层一个明示: 你在办公室泡十年,不如人家县里扛一周。 …… 晚上,陈默看着评论区一堆“打抱不平”的话,笑着摇头: “你这是真的捅了我。” “他们不是觉得选得不公,是觉得——自己多年积攒的‘等待值’被你清零了。” 张伟倒是佩服: “以前咱搞画像,是凭数据提人。” “现在你直接搞逆排名,是凭胆子提人。” “这要是书记没点头,你这次就栽了。” 李冬生点根烟,语气很淡: “我不是给书记交成绩。” “我是给整个官场交个信号。” “以前是‘你在哪’,以后是‘你干了啥’。” “没人带,没关系,没人捧——不重要。” “只要你真干了,我就能把你拎出来。” “哪怕你——连名字都没人记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