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刘仲年开门见山:“书记,制度不是不能改,但流程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地方不能先斩后奏。” 书记淡淡一笑:“我们只是试点,而且早有备案。” “再说了——你们真想动全身,为什么不早点把‘发’理清?” “如果不是因为那一滩子流程都成了人情走道,李冬生也不至于搞这张图。” “他不改,我也要改。” “只不过,现在,是他走在前头。” …… 刘仲年看着书记,沉默良久。 “那——这套图,是不是代表您的意思?” 书记笑着说:“我当然支持他。” “但不是他代表我。” “是我,代表改革。” “你们要封,可以。” “先下文,正式通知我们暂停。” “否则,我们不会停。” …… 这话一出口,刘仲年没再回嘴,只点了点头,转身离开。 但所有人都明白: 这一仗,才刚刚开始。 李冬生不仅在系统里走到了最前面,他现在,还逼得省里下场和书记谈判。 这,是局中之局,也是权中之权。 周三清晨,一封匿名举报信,送到了市纪委信访窗口。 内容写得有理有据,直指试点改革过程中存在“干部选用不透明”“流程制度变相设权”“系统数据疑似滥用”等多个敏感问题。 举报人还特意标了重点: “推荐人选中有多人为李冬生前同事,其下属项目组成员多数未走招录程序,疑似内定。” …… 纪委书记范平接到材料后皱了下眉头。 “这不是普通举报,这是——玩真了。” 秘书问:“查不查?” 范平没急,直接把信原封不动送给了书记。 书记把信拿在手上看完后,丢了一句:“有人开始动了。” 秘书不敢接话。 书记眼神沉了几分,慢慢抬手把信折好放进抽屉。 “我给他挡得住上头,也架不住底下人使绊子。” “告诉纪委,该走程序就走程序,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