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深夜,农业三期写作组还亮着灯。 张伟手边一页草稿揉了又扔,忍不住骂: “李市长,我们这也太像上课写教案了。” “我们干的是机制落地,现在搞得跟备课讲教材似的。” 李冬生还在写,一边写一边说: “你不写,他们就拿别人的当教材。” “你写了,哪怕难看点,也是你封的。” “这个副本,谁封得住,谁就是制度起草人。” “制度不是靠谁先干成,是靠谁先写成。” 张伟拿起笔,一边写一边咕哝: “咱这真不是在搞改革,是在搞历史。” 李冬生停笔,语气低低的: “你得让人家五年后再翻文件,还能看到‘四九城版本’,那你才算赢。” “副本机制,不是你打完了就完了。” “是你写完了,还能让别人跟着用。” “这个‘用’,才是书记要的东西。” 农经办三楼会议室。 李冬生坐在主位,左手边是系统运行组,右手边是政策研判组,桌上摊着厚厚一沓打印材料,标题写着——农业三期流程闭环标准指引初稿)。 张伟喝了一口冷水压惊,“市长,咱真要递上去了?” “这玩意是制度,不是项目总结,往上送就是放话——我李冬生想当副本主编。” 李冬生点了点材料,“我们不送,也得有人送。” “我们送了,书记知道我们心里有数。” “别人送了,我们就被定义成‘配合单位’。” “这是官场,不是考试,不讲分数,讲谁能定卷。” “咱这个时候不丢出去,别人就会替你写‘农业三期总结’,到时候就成了别人说你干过什么。” 张伟叹了口气,“道理我都懂,就是……咱这么快把底牌亮出来,早不早?” 李冬生瞥了他一眼,“你以为是亮底牌?” “这是上桌。” “你不上桌,就在桌下。” …… 组织部那边也不是吃素的。 丁副部长上午刚从康州回来,手里拿着一份《平台经济服务机制改进建议书》,封面写得规规整整,但翻开一看,全是操作口径和业务指标。 他皱了下眉头,转身对秘书说:“你去跟郑开来说一声,让他们重写一版,内容要讲‘政策接口设计’,不是设备怎么用,是设备怎么被管。” “平台经济是事,但制度逻辑是人写的。” 秘书有点为难:“郑市长那边刚调了几位学院专家,还在出稿子……” “急也没用。” “他们说得出数据,却不一定说得出‘怎么教别人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