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这是碰到同好了-《农门女猎户种田发家史》


    第(2/3)页

    “掌柜的也是郑氏族人吗?”

    “哦,我无意中得到过几本郑氏商行出品的药草典籍,这药草品种以及价格便是从上面得知的,当时看到这套符号,觉得用起来方便,便学了,原来这套符号是是叫阿拉伯数字?”

    薛琅静有些不解,“哦,为何才几十年,就能涨上了一半呢,咱这银子怎得通胀的这么厉害,这样下去,岂不是再过几十年便要翻倍涨了?”

    “倒不单单是通胀的原因,而是,唉”

    掌柜的叹了口气,连带着声音都稍稍压低了些,“实在是咱老百姓的日子不太好过啊,近几十年间,咱大楚国和番邦国家战战停停,连年不断的兵灾,使得前方将士对药材的需求激增,再加上上头。”

    没想到这么快就和郑氏打上了交道,薛琅静心中有些小兴奋。

    说着,他手指往上指了指,“上面的人祸,导致百姓也是灾病不断,药材的需求量大,这药草价格不得往上窜上去吗。”

    咱大楚国的县镇数量成千上万,而郑氏商行的商铺遍布全国各地,一个家族再怎么庞大,也不可能在每个县甚至是镇都派遣族人的,管理基层商铺的多数还是咱们在商行做事的人。”

    常年与药材打交道,对于药材的市场价格,掌柜的自然是门儿清,一看这单子就能判断出它的出处。

    他接过单子时便注意到了,上面书写的是数字他们郑氏商行独有的文字。

    “那倒也不是,正巧了,咱郑氏水果铺的掌柜便是郑氏本家之人,去年才送过来历练,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也是女娃娃,怎么,姑娘是对郑氏族人感兴趣?”

    “唉!”

    “不说这个,不知姑娘你是从何处学得的这套阿拉伯数字?”

    “不觉得啊,我反而觉得,恰恰是那定下的族规才让郑氏发展的如此壮大,让郑氏商行能延续如此之久,所以我家也这样,我的姐妹们以后都要招赘了呢”,薛琅静有些自豪地说着。

    “对啊,对啊”,薛琅静赶紧点头,“我最崇拜的就是郑文大人了,所以对他们很好奇。”

    “掌柜的误会了,我不是觉得您给的少,而是,您看看我自己写的价钱,便知道我的意思。”

    “如此便说得通了,怪不得我觉得你这价格看着眼熟呢,没错,它是我们郑氏商行老祖宗发明的,她称之为阿拉伯数字,姑娘你倒是心细。”

    没怎么见过世面的薛琅静继续八卦,“可不是说郑氏族人都会进入商行做事,族人遍布大江南北吗,掌柜的不是他们自己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