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只留下一小部分人给田里浇水。 看到一个磨坊,进去了问了问,不招人。 第二日,她在客栈吃过早饭就与掌柜的结了账走人。 接着又逛了一路,都看不到什么能多挣些钱的招工,更没有找护卫的。 刘元香她们这样的情况是特例。 她得去问问。 几天的吃食住宿,再加上买了一套衣裳,现在她兜里只剩下两百四十九文钱,明日再不做工,就没钱了。 可是,跟店小二打听了一番才知道。 好在现在这个天气已经不用像上一季一样浇那么多水。 现在找工的人多,像她这种临时的,这工更难找。 刚来到那位管事面前,就见对方头也不抬,不耐烦地朝她挥手,“不招人,不招人,明日请早。” 闻言,薛琅静不由得皱眉道,“这县城里,还是这样的苦力活儿,三十文有些低了啊!” 仍然好言地问,“不是,管事的,咱不是来问这个的,咱是想问问,这里为何人这么少啊?” 走着走着,不远处传来了一个小女孩向自己父亲撒娇的声音。 越往后,越来越多百姓家中的农活儿干完了,知道薛家这边还有活儿,仍然不断过来。 地种完之后,这接近九万的劳力几乎全都留了下来,多数都转头处理番薯藤去了。 留下浇水的人并不多,且也只是一小段时日。 这就奇怪了,不是说做工的人多吗? 可惜工钱忒少,不够她一日吃喝的。 “爹爹,爹爹,你不要走,你走了,家里就剩我一人了,家宝害怕,爹爹” 雇工们处理番薯藤的速度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人多力量大。 如果是这样的话,她算了算,一上午大概也就能挣一百多文钱,而且自己抢了那么多人的活儿,大概还会被人针对。 嘿,有招工,抄录书册的。 有跑腿的,不适合她。 那些村民们干脆就自带打谷桶、木桶、细筛、竹席等工具上门做活。 可以说,只要他们想做工,在这段时间内,基本可以连续不断地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