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去处-《农门女猎户种田发家史》


    第(2/3)页

    “哦?那琅静给老身说说,老身洗耳恭听。”

    。。。

    她并未拒绝众人的好意,只是将刚救了她,以及为她与那妇人拉扯吵架的薛琅静两人,以及她们的同行者张婆婆也一道请了进来。

    “如今这世道,期待一位让您满意,且还愿意拜您为师的弟子,这何其困难,居士与其如大海捞针一般地寻寻觅觅,还不如定向择人呢。

    其他人也是这么想的,虽然居士的离开会让他们有些遗憾。

    “此路不通,不通。”

    但薛琅静所说的两条路对居士而言确实是最好的选择,毕竟她已过甲之年,如何安度晚年便是个最大的问题。

    能有旧到让人家帮她捎人,甚至是行动不便、赶不得急路的甲老人。

    另一边,看到柳居士脱离妇人的纠缠,以长须男子为首的几位文人也赶紧上前宽慰她。

    而柳居士也被说得心动。

    “薛姑娘的想法好是好,可姑娘有没有想过,那化宣城距离此地有两千余里之远,居士一甲老人,如何能走这么远的路?

    “哼!”

    对柳居士而言,薛琅静所说的话确实诱惑不小,如此一来,养老与收弟子的事就齐活了。

    本就想与她拉近关系的薛琅静巴不得呢,自是连连答应。

    这一插曲过去,一行人继续逛起了庙会。

    可是,这其中有个致命的问题。

    柳居士并非柔弱之辈,倒是并未受多大的影响。

    老妇挥挥手,“无碍,无碍,还多亏了姑娘替老身解围。”

    薛琅静将两个去处都给众人简单地形容了一番,之后又道,“若居士愿意,可去化宣城的程氏女院当先生,如此,居士不仅可以在书院内安享晚年,也可择一位让你满意的女子收为关门弟子。

    而在得知柳居士几乎大半生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此处也并非她的故乡,且那余钱也不是祖上留下的家产,而是她这些年林林总总攒下的时,薛琅静的脑子就转开了。

    听她此言,众人皆是一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