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只见,和珅皱着眉头说道:“阿桂大人这一次,竟然也站出来,反对皇上?” “怪不得文武百官们会如此的齐心,阿桂大人贤名满天下,又做了十多年的首阁,由他带头反对的话,自然会,造成如此的局面。” 说话间,和珅偷偷的看向了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却没有接话,甚至于整个人,面无表情,让人看不出是怒是恨。 毕竟,阿桂的领班军机大臣,南书房众臣之首,都是乾隆皇帝自己给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乾隆皇帝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乾隆皇帝的默然,说明了乾隆皇帝此时的心思,绝对是五味杂陈,复杂的很。 和珅紧接着说道:“阿桂大人,不愧是上了太庙的阁老重臣,处处为天下百姓考虑,可惜的是,有一点,他错了……” “阿桂,他错在了什么地方? 听到和珅的话后,乾隆皇帝下意识的皱起眉头,然后,语气莫名的问道。 和珅闻言,叹息一声说道:“阿桂大人本意是好的,一心为国为民,不愧为众臣之首…” “然而,他这么做,固然能得到群臣的帮助,还有民间的贤名,不过却忽略了皇上您的情况。” “如今形势僵持,皇上进退两难,如同坐蜡,阿桂大人在此事方面,确实是有失考量了。” 和珅此时此刻,几乎等于在明说阿桂大人,想借着与乾隆皇帝作对的机会,提升臣权! 明显听出和珅话中深意的乾隆皇帝,冷哼了一声。 和珅这边,闻声之后,连忙请罪,说道:“微臣和他们不一样,微臣是支持皇上的。” 看了一眼微微点头的乾隆皇帝,和珅这边,紧接着,再次说道。 “臣刚才看过了这些折子,发现群臣反对皇上为太后祝寿,立下金塔的理由,不过有五。” “一是:皇上为太后祝寿用数万斤黄金立一座金塔,并无实际意义与好处,大可不必如此…” ”二是太后过寿,本来就扰民伤财,幸师动众,花费不小,要花费两三省一年的赋税,不应该再多费银子…” “三是:西亚,大小金川有所异动,现在,朝延需要军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