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扬州竟有强盗,于盐场袭杀朝廷命官,还有官差未战自行溃散,无论哪一样,都超过了乾隆能够容忍的极限! 强盗们的袭杀,官差们的不战自溃,要说其中没有猫腻,乾隆皇帝会相信吗? 最可恨的是,扬州的地方政府,竟然放任强盗冲入盐商大肆抢掠,这是想干什么? 谁给他们这么大胆子和底气? 最叫乾隆皇帝愤怒,或者说心惊的是,扬州的地方官员们。却是不敢将深纠,只敢.会装聋作哑。 这还是大清的天下呀?是朕的天下吗? 扬州现在的局势,已经崩坏到乾隆皇帝感觉失去了控制的地步! 和珅到了皇宫之后,乾隆皇帝二话不说带他,赶到了乾清宫殿,两人于宫殿之中密议良久,由大太监总管李得全在外面看着。 除了他们三个人之外,谁也不知道他们商量了什么。 “……” 第二天,乾隆皇帝突然于大朝会上决定,加封和珅刑部尚书,成为大清朝权力金字塔颠峰那十几位重臣之一。 消息传出,满朝哗然。 原户部尚书黄世化更是默然交印,离开了朝延中枢,下放到地方,做了一方布政使。 不止如此,和珅这边,刚一上任便被乾隆皇帝委以重任,将盐务这一块一年近千万两白银的美差,交由他全盘掌控。 这一举动,顿时引发整个朝延的一阵激烈反对。 可惜,这一次八旗的旗主们,还有几个铁帽子王,却没有明显的站出来反对。 以阿桂为首的南书房大臣,也只望而感叹。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可接下来和珅所为却是再一次掀起轩然大波。 他以勋贵官僚体系的勋贵子弟为核心,大肆招入武门将门之后,在户部组建了一个临时的盐制管控衙门。 而盐制衙门成立后的第一把火,却不是烧到扬州,而是宣布在西藏开辟露天矿盐场。 此事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 朝野哗然,反对之音冲霄而起。 而面对这种情况,乾隆皇帝选择了强行弹压! “……………” 扬州盐商之事,暂且不谈,马上就到了当今太后大寿之日,朝延、民间,接是连接有动作。 民间有句俗话,“皇家过寿,提前九天贴红联,又提于九天前粉刷漆色”。. 所以说,当和珅主举太后过寿之事的时候,京城上下,家家户户的院门、房门都重新刷上了一遍漆色,贴上了红纸门对,“抬头见喜”、“喜迎凤监”、“太后万寿”等等讨喜话,随处可见。 也有些富裕的大户人家门上要讲究一些,贴着文致些的对联: “太后过寿纳余运,嘉节号强山河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