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一个不杀-《续汉祚》
第(2/3)页
宣璠一时间有些迟疑。刘协冷冷道:“怎么,朕这天子说话不管用吗?太傅那里,朕自有交代。若怪罪下来,朕替你担着。”
宣璠脸色有些讪讪,轻轻踢了蔡邕一脚,提醒他谢恩后,便赶忙连拉带拽的催促他走出牢房,已写好的辞呈也未敢从怀中拿出。
刘协强忍着大腿间火辣辣的痛感,火速赶往尚书台。
钟繇自从寄出那封书信后,一直守在尚书台等着皇帝驾临。日暮时分,其余人均已散朝回家,唯有钟繇在烛火映照下枯坐沉思,脑中思考着应对之策。听到急促脚步声,抬头看去,正好瞧见小皇帝憔悴风霜的面孔,连忙行礼相见。
刘协摆摆手,阻止钟繇下拜。“时间紧张,咱们君臣不必虚礼。幸亏元常及时报信,朕立即赶回方才没有铸成大错。朕已入廷尉当场释放蔡邕。于今之计,元常有何教我。”
“如今朝野人心惶惶,蔡邕之事只是一个引子,根子还是众人不知道朝廷态度,对附逆之人如何定义,追究治罪到什么程度。诸事不明,稍有风吹草动就容易引发人心不稳。况且,陛下早前命令太傅主导处置附逆之事。朝野自然以为重惩蔡邕就是朝廷态度。”钟繇娓娓道来。
“唔。元常所言极是。除董过于顺利,诸事千头万绪,朕得意忘形,思虑不周,才有此等波折。”刘协首先自我批评道。见钟繇想要劝慰,刘协摆摆手,接着说道:
“错了就是错了,朕并不讳疾忌医。有道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朕昨夜与公达商议,又想了一整夜,定下了八字方针,请元常帮助参详——一个不杀、大部不抓。”
“一个不杀、大部不抓?”钟繇慢慢咀嚼着这八个字,眼睛逐渐明亮起来,抚掌而赞道:“这个方略甚为精妙。既让附逆官员明知了底线,没有性命之虞,也给了被迫从贼的官员改过自新的机会,还不轻纵真心从贼为虎作伥的士人败类,可谓一石三鸟。”
一个不杀、大部不抓,是后世伟人开展延安整风、开展反特务斗争、论《十大关系》反复提及的一个斗争原则,以不用肉体消灭为底线,教育挽救大多数、惩罚处置极少数,达到空前团结的效果。
刘协现在所面对的附逆官员,绝大多数人心思汉,究其内里或多或少屁股底下有着污点,用此方略再合适不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