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筹款-《异世唐君》
第(2/3)页
“陛下此法甚好,但陛下一定要记住一句话,国家信誉高于一切。”张治不忘提醒道,对于张治善意的提醒,李俊很满意,所以也特别有善意的说道:“张卿,既然如此,那你是不是先定购五千贯国债啊,放心吧,三年后,连本带利的还给你,不会少你一分钱的。”
“啊,现在就开始么?”张治懵圈的问道。
李俊阴笑道:“那是自然,你是商部尚书,当然要起一个带头作用啦,朕希望下次大朝会的时候,你可以第一个带头来定购国债。”
对于李俊耍无赖的做法,张治只好认栽,苦笑道:“臣遵旨。”
昨晚李俊思量了接近一晚上,才想出了这么一个好办法,国债的发行一方面可以解决国家的燃眉之急,还有一方面可以把所有国民都绑在国家这辆战车上,你不支持这个国家,那以后就没人还你钱了,这种以利益为纽带的关系,在诸子百家中的任何一家都没有市场,但李俊觉着无所谓啦,反正无论白猫黑猫,只要可以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同时在甘棠也正上演着一幕争论,杨雄是个好先生,为了培养学子们的从政经验,所以每月会专门拿出一天时间来讨论时事,而这个月要讨论的便是如何在不耽误抗灾的情况下还能保证杭爱山的战事。
学生们也很热衷上这种课,所以当天晚上杨雄把课题布置下去,第二天一早就接到了大家的策论,杨雄对前来送策论的董钟问道:“都是大家连夜写出来的?”
董钟笑着回道:“杨师,要不是您睡的早,估计昨晚就能收到。”
杨雄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不错,有什么好文章么?”
董钟指着最上面的两封说道:“杨师,您看看,最上面这两个一个是纵横家弟子范若写的,还有一个是儒家弟子肖景写的,我看了看都还不错。”
杨雄打开看了看,然后满意的说道:“嗯嗯,还不错,一个是想着在外交上使力,让北辽早点退兵,那样杭爱山可之战便会早点结束,还有一个是想着用仁义道德说服那些勋贵豪强,让他们为国家出一份力,虽说有点天真,但却行的是正道,正道虽说最简单,但走起来也是难度最高的,因为这需要长年不懈的努力,稍有松懈便会前功尽废,这个肖静是个好苗子,你好好培养。”
“诺,弟子遵命。”董钟立刻拱手回道。
这时杨雄突然想起来前段时间因为嚼舌头根差点被退学的赵殷,于是便问道:“赵殷的策论在哪里?我怎么没看见?”
董钟被杨雄一下子给问懵了,好不容易才想起赵殷是何人,于是便立刻回道:“杨师,此子无才无德,要不是靠着他父亲,他连甘棠的门都进不来,能写出什么好东西来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