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正堂之中众人求战心切,唯有窦玉泉心有忧虑。 趁着穆敬难等人全都出去整兵之时,窦玉泉拉住刘锡命问道: “双方交战动辄数十万兵马,如此大的动作要是朝廷知晓了应该怎么办,到时候咱们在邓州的力量岂不是要暴露?” 刘锡命忽地停下脚步,窦玉泉这句话提醒的对。 眼下还不是刘家举旗的最好时机,如果暴露自实力确实有些得不偿失。 “看来只有向朝廷谎报军了”,思来想去找不到合适办法的刘锡命轻叹一声,“只要你我将敌上报的平常一些,再多报一些伤亡,想来能够先瞒过去。” 窦玉泉顿时失笑,“他娘的,这算什么事,别人都是多报军功,咱们却要少报,真是颠倒黑白。” ~~~ 崇祯十三年十月十二,河南南阳府内乡县。 一前刘锡命便已经带着数万大军来到了内乡,数万军势一到,瞬间让听闻流寇动向惶恐不安的内乡百姓平静下来。 如今的内乡已经被大同社内外清理的十分干净,内乡百姓虽然还不明内,但是至少不会像一般官绅一样和朝廷内外通气,因此刘锡命便直接将大军驻扎在内乡县城外。 加上内乡自己本有的兵马,六万多人在县城外密密麻麻连成一大片。 内乡县衙里,现在已经成了刘家大军的大本营。 县衙正堂前悬挂着内乡县的巨幅地图,流寇和刘家大军的各路人马全都用小旗子标记出来插在相应的位置。 此刻被任命为作战总参谋的穆敬难在刘锡命和雷洪等人面前侃侃而谈。 “二哥、雷县令,流寇虽然战力不及我军,但是人多势众,我方一致认为,如果放任流寇成建制进入南阳,必定会对整个内乡和邓州等地形成灾难破坏。” “因此本次作战的中心思想,便在于将敌军阻挡在商洛山出口处,即便流寇逃窜出来,也不能让他们扎堆逃走,从而减轻对地方的伤害。” 穆敬难拿着指挥棒指了指内乡西面的丹阳镇,“此地横绝商洛道出口,从丹阳再往东便是一片坦途,正适合我军列阵堵截,因此我等建议,即刻发兵向西,务必要在丹阳拦截住李自成军。” “除此之外,为了尽最大可能震慑地方,按照二哥的吩咐,我等已经向还在陕西的曹变蛟和邵荣部去信,请他们尽快从陕西赶来,对流寇进行两面夹击。” “好,看来你们已经把此战考虑清楚了”,刘锡命大笑着起拍了拍穆敬难肩膀,“既然战场形势十分明确,那我等便按此策进军,一定要赶在李自成部之前,堵住商洛。” “喏” 随着军策的制定,内乡的官兵们很快便又行动起来。 内乡作为刘家的控制地,各类物资全都不缺,因此后勤问题便可以直接省去,大大简化了作战难度。 刘锡命带着穆敬难等人一路不停,总算在七月十三赶到了丹阳镇。 从但丹阳镇往西,便是一片大山,蜿蜒的商洛古道在山中来回曲折,承担起沟通东西的重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