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天下大乱(四)-《汉元1836》
第(3/3)页
这玩意儿黄宗羲在确山县也曾听说过,据说产量非常高,但是碍于这个年代的技术传播速度以及政府的执行能力,包括黄宗羲在内的周边府县都无力推动这种作物改革。
想不到内乡、邓州竟然能让全县境内大种此物,黄宗羲不由得又对刘锡命领导的大同社高看一眼。
只有当过地方官的人才知道,治理地方何其困难,大明权不下县,官员们也只能依靠官吏和士绅对地方进行统治,能够做的着实有限。
让黄宗羲更为惊讶的是,等到他们一行来到内乡县时,本该离任前往邓州的雷洪竟然依旧还在内乡县衙里等着他。
“太冲兄,小弟千等万等,可算是把你等来了。”
已经升任正六品知州的雷洪对于黄宗羲却颇为客气,一见面便大笑着迎了上来。
一番还礼之后,黄宗羲大奇问道:“幼泽兄不去邓州上任,却在此地等我作甚?”
“还不是政务交接的事情”,雷洪露出一脸苦笑,“无疆兄早已给我大同社内定下了规矩,凡是地方交接,务必使前任与接任当面交接,厘清各项细节之后才允许离任。”
“况且我内乡与其他地方政务大相径庭,若是我不等你来就走,只怕许多事情你便摸不到门路。”
黄宗羲闻言大喜,这大同社做事的套路可是太合他意了。
大明朝地方官交接也有政务交接这个说法,但是因为官员们上任时间过长,这种交接往往流于形式。
通常都是前任将所有府库一封,留下各类文书,将其扔给县丞之类的官员保管,等到接任的官员上任,便只能自己去翻阅档案。
正是因为这种制度,往往造成前任挖坑后人填坑的现象。
哪怕接任的官员当场审验出了什么问题,但是由于前任已经离任,这些问题也得你自己兜着,以至于地方政务一日坏过一日。
雷洪的这个交接却与黄宗羲此前经历的不同,除了他这个前任知县以外,内乡县内担任县丞的大同社社员裴乐心以及户房、刑房等各房人员全部被他交了过来一起交接。
大同社将整个内乡县渗透的十分彻底,当听闻包括县丞在内的各房官吏全都是大同社社员时,黄宗羲差点儿晕厥过去。
内乡为何能够在众多州县中独树一帜的原因已经初露端倪。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