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救时司徒(五)-《汉元1836》


    第(2/3)页

    这一看就是吓一跳。

    原本他手里这份奏折是洪承畴所奏,里面尽是关于松锦会战的噩耗。

    从崇祯十三年建虏发兵攻打锦州开始,辽东战事已经持续了一年的时间。

    等到崇祯十四年四月,建虏已经攻破锦州外城,锦州守将祖大寿再次紧急求援。

    为此,崇祯不得不从大同等地抽调九边重兵,前往支援辽东战事。

    原本也应该被调往辽东的曹变蛟部,则因为中原李自成等人流寇四处攻杀,成功逃过了征调。

    崇祯十四年七月,洪承畴带领王朴、杨国柱、唐通、吴三桂等九总兵,领步骑十三万出宁远城,直奔锦州解围。

    洪承畴好歹是在中原指挥多年的人,作战指挥还算有一套,凭借着稳扎稳打的战法,甚至在初期还小胜建虏。

    然而洪承畴手握十三万重兵却不肯迅速出击,给本就恶化的朝廷财政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这个时期,大明无论是九边还是中原战兵,士气早已崩溃,将士们出战如果没有开拔银等军饷,基本都是直接兵变。

    在兵部尚书陈新甲的大力鼓动下,崇祯开始不断催促洪承畴尽早进兵,而全然不顾松锦阵前的实际情况。

    这种一日三传的阵仗让洪承畴着实有些无可奈何,最终只得带着兵马与建虏进行决战。

    然而建虏早已窥得明军虚实,通过烧毁粮道,袭扰包围,让洪承畴带领的大军陷入了恐慌之中。

    九月初七,迫不得已的洪承畴在于王朴、吴三桂等总兵官商议之后,只得分头进行突围。

    明军的惶恐就如同海里的血腥味一般,让在一旁虎视眈眈的建虏呼啸而至。

    结果明军在突围的过程中就直接崩溃,无论将官全都四处奔逃,建虏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将整支大明军队击溃。

    此战,建虏共斩杀明军五万余人,缴获战马七千余匹,从杏山到塔山,一路之上尽是明军尸首。

    洪承畴因为手下无亲信兵马,结果逃之不及,只能困守在松山城中。

    大明王朝在辽东的防御阵地几乎全部损失殆尽。

    读完军报,刘锡命也忍不住冷汗直冒。

    这场简直可以称为决定大明王朝生死攸关的一仗就这么落下了帷幕,此时的大明朝堂恐怕还意识不到,从此以后,大明已经丧失了对建虏的所有威慑能力,彻底转入防御状态。

    而这种情况配合上中原的流寇作乱,将会直接将整个大明王朝推入深渊。

    看到刘锡命看完军报,御座上的崇祯嘶哑着嗓子朝他问道:

    “洪承畴负朕厚望,九边大军一日丧尽,如今这帮情况,朝廷该如何自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