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驱逐鞑虏(十三)-《汉元1836》


    第(1/3)页

    汉军如此迅速的逼近京师给满清带来的震撼是全方位的。

    实际上,从汉国初立的时候起,多尔衮就觉得不对。

    在满清眼里,刘锡命的汉国自然是篡明国而建,无论汉国上下怎么美化。

    但是怪就怪在这里。

    一般来说,篡国者对于前朝的一些政策应该是能包容就包容。

    例如满清入关之时,多尔衮便下令剃发,但是一旦明国百姓反应激烈,多尔衮也就顺水推舟地接受了洪承畴的建议,暂缓剃发令。

    这一举动对于满清接收河北、山东和河南等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是以多尔衮才对刘锡命的政策生出这么大的疑惑。

    汉国怎么就敢直接废除程朱理学而不顾天下士人的感受。

    汉国怎么就敢直接废除官绅不纳粮之策。

    汉国怎么就敢直接宣布文武分流。

    ……

    种种,种种,尤其是汉王刘锡命宣布将在全国开启义务教育,让所有汉人强制读书,更是多尔衮心生警惕。

    他私下咨询了洪承畴、田维嘉、刘汉儒等汉臣,结果发现他们也无法理解汉国的一举一动。

    仿佛眼前的汉国是一个全新的政体一般。

    所以当听到汉国说如果不同意,就要杀尽满人,多尔衮心中竟然没有一丝怀疑。

    走,回辽东,能走多快走多快。

    如果上天再给多尔衮一次机会的话,面对吴三桂这个反骨仔的请师,多尔衮一定不会同意。

    现在他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带着全族到明国来溜达一圈,结果自家的根子,建州诸申却损失殆尽,多尔衮悔恨交加。

    当然了,这也不能怪他失策。

    实在是刘锡命这个老阴比太阴险,他故意放任清军收拢明国的汉奸以及绿营,为的就是将来有一天能够一网打尽。

    至于满清本身。

    如果放在十年前,刘锡命可能想的是将满清上下斩尽杀绝。

    但是十年过去了,刘锡命也已经从一个愤青转变为了黑心政治家,所思所想自然也就不同了。

    现在在他眼里,如何让这批满人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才是关键。

    反正建虏的精锐已经在河南、江南等地杀的差不多了,北京城中满人扶老携幼也不过十来万人,想想后来满人彻底融入华夏的事情,刘锡命顿时也不想计较了。

    实际上,真正在明末向汉人大开杀戒的还是要数汉人自己。

    比如数次屠杀江南的,就是已经在池州被斩首的高杰属下李成栋。

    就在北京城内的满人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城内的一众汉奸也面临着与日俱增的恐惧。

    汉王刘锡命对待他们这些所谓的汉奸是什么态度,中原报上早就说的清清楚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