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因为姥爷毕竟这么老了。 已经到了该倒计时的时候了。 走到外面,白客还是感到懊悔。 他懊悔自己太想当然了。 姥爷再怎么也是中过风的人。 怎么能奢望活100岁呢。 早就应该做好准备,让姥爷把每一天都当最后一天来活。 这些年白宗、白宾、白客哥仨都先后带姥爷全国旅游过。 唯一的遗憾是没带姥爷出趟国。 还有很多好玩好吃的东西没带姥爷去体验过。 大家都站在走廊里小声说话。 秦延军和白宗则站在一旁抽烟。 秦延军说:“俺姥爷这辈子也值了,中过风,还活了九十二岁。” 白宗叹口气:“可我总觉得姥爷身体这么好,应该再多活几年。” 秦延军拍拍白宗的肩膀:“行了,咱们都未必能活到姥爷这个岁数。” “少抽点烟就有了。” 白客说着,挥手扇一扇烟雾。 忙完后,一行人到外面一起吃了顿饭。 下午的时候,老舅一家人过来了。 没一会儿白宾也领着金娜抱着安琪回来了。 其实,白宾最稀罕姥爷。 平时在家里的时候,都是他陪姥爷洗澡。 帮姥爷搓灰儿。 第二天,大姨一家和几个表哥,三舅姆和表姐也都纷纷回来了。 白家大院再次变得喧闹起来。 白客只好把白宾他们一家三口领到自己的楼房里去住。 全家人在一起商议了好几天,迟迟拿不定主意。 上一世也是这样,商议了好几天。 不过上一世是因为大家都穷,为了费用斤斤计较。 这一世却因为有钱,想体面风光一点。 其实白宗和白客都无所谓。 只要姥爷舒舒坦坦,早日入土为安,比什么都重要。 可延军不干。 他毕竟是亲孙子,他有决定权。 他想铺张一点也想嚣张一点,那就由他好了。 反正白客出的起钱。 与此同时,在市内的某个角落里。 另一户人家的丧事却办得再简单不过。 连披麻戴孝都省略了。 甚至穆荣四下打听时,都没人知道她家有人去世了。 毕竟,小特务是作为坏人死掉的。 生的不伟大死的也不光荣。 穆荣查了三天档案,又跟片警打听了两天,才找到小特务的住处。 当初,小特务跟穆荣一样都住在县城里。 不过,小特务的家境不太好。 他爸和他妈早年在组织的要求下离婚了。 他爸从干校回来后就住在市内。 他和他妈还有他弟就住在县城。 后来估计是他爸去世了,把市内的一套破平房留给了他。 所以他跟穆荣不约而同都来到了市内。 要知道小特务也搬到市内来了,就应该好好找找他。 穆荣想着过去的情形懊悔不已。 当初,穆荣隐姓埋名站稳脚跟以后。 偷偷回县城找过小特务几回。 但每一次都无功而返。 穆荣还以为小特务跟他老爸回南方老家去了。 谁知道小特务的住处离市局只有三站地。 说来奇怪,当公安这些年,穆荣把市内的边边角角几乎摸了个遍。 偏偏从没到小特务住的那一带转一转。 小特务住在市中心的繁华地带,但那里却是最破败的地方。 那片地方叫老鱼市。 80年代以前,专门卖海鲜。 每天早上四五点钟,马车骡车拉着刚从海里打上来的各种海鲜沿街叫卖。 1990年以后,京台路那边修建了带大棚的海鲜市场,商贩们纷纷跑到那里去了。 只有一些散户还时不时地沿街摆摊儿。 由于这一带常年当做海鲜市场,连泥土里都弥漫着腥臭味儿。 再加上这里的住户过于稠密,拆迁起来极其困难。 渐渐地,这里就成了市中心的贫民窟一般的所在。 它周边的热闹繁华,反而衬托了它的破败与潦倒。 快到老鱼市时,穆荣竟然在路边看到有卖生煎包的。 这是南方的食品,没想到北方的街头也能看到。 穆荣赶紧买了一斤,然后拎着来找小特务的家。 这是小特务最爱吃的东西,不知道小特务的家人喜不喜欢。 根据片儿警介绍。 小特务家里还有老婆和女儿。 这种家庭状况按理说不算难找。 可穆荣接连打听了三个中老年人都没人听说过小特务一家。 更没听说这一片谁家在办丧事。 最后,穆荣索性拿着片儿警给他画的地图寻找。 等他走到一个胡同里,看到一个穿着大衣服、大鞋子的女孩儿时。 顿时眼前一亮:“你就是陈侃吧。”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