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4章 民生第一-《官家》


    第(2/3)页

    刘伟鸿简单明了地说道。

    “赚钱?”

    “对。政府要会赚钱,当然,还要会招商引资。就好像你现在进行的国企改制模式,大方向上我认为就是很值得肯定的。把这些非战略层面的企业全部卖掉,交给民间去经营,交给真正懂得市场的专业人士去经营,比由政府统管要好得多,既去掉了包袱,也能焕发出真正的活力。只要安置好了下岗职工,这个方式就是正确的。而城市经济的发展,不能总是打税收的主意,更不能挤占民生资金。比如说,修路。政府财力充足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投资修路。财力不够,可以申请贷款,或者直接对外发包,将整条公路的建设权和今后的营运权,都卖掉,借助外资来完成这个建设。商人的天性是追逐利润,只要有利可图,总是能找到合作伙伴的。商业性的东西,就用商业化的手段来解决。”

    贺竞强微微一笑,说道:“刘局,咱们不可能要求每一位市长,都是一个优秀的生意人。”

    刘伟鸿笑道:“严格来说,我们的市长,都应该比生意人优秀。市长不做生意,但是他要让生意人为全体市民服务。平原市五百万人,老板人人能做,市长却只有一个。”

    贺竞强笑着摇摇头。

    谈话的气氛,似乎在不知不觉间缓和了下来。

    “贺市长,我主要是想谈谈,有关教育改革和医疗改革的问题。”

    笑容一闪即逝,刘伟鸿又变得严肃起来。

    “好,刘局请讲。”

    刘伟鸿沉声说道:“在这个方面,我的意见非常明确,不能产业化,更不能市场化。这是典型的与民争利!”

    贺竞强不吭声,只是望着刘伟鸿。

    “我知道,我们以前实行的教育模式和医疗模式,确实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政府全包,财政压力很大,算是一个不小包袱。但不管财政压力多大,包袱多沉重,这都是我们政府必须要承担的。这个包袱,不能转嫁到群众的头上去。保证每个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保证每个病人都能看得起病,这是政府最基本的职责。不然,要政府做什么呢?”

    贺竞强说道:“刘局,必要的改革还是要进行的。除了财政压力,包袱之外,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众生活越来越富裕,他们对教育和医疗,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