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国外国内2-《超陆权强国》


    第(2/3)页

    虽然考虑过李汉会不会撕破了脸皮来与他争抢浙江,但他没想到那个年轻人竟然在战争才刚结束了不到半年,便忍不住跳将出来了。花白的胡须不住的抖动,显然他的心中十分不平静。原本袁世凯都以为自己做好了准备,所以,在明知道李汉私下里搞小手段,背地里在获得的二十个师的编制内私自更改由二旅变成了三旅,他也只是稍稍不放心却没有趁机发难,因为一来中央对这个地方强藩的威慑力本来就不足,二来他也不认为那个年轻人在地方铺开了那么大的场面之后还能挤出千万巨额资金来扩充军备。加上南北和谈之后,李汉十分得体的选择了在国会跟其他一系列的事件中站在了他这一边,为他省去了不少的麻烦。虽然老狐狸的他明白这些不过只是手段,双方总有图穷匕见的一天,但至少双方都在配合着维持一种默契。

    只是没想到,这种默契只坚持了几个月...

    “云台,你心眼多,给为父拿出主意,眼下这浙江的局面该如何解决?”到底最近身体越来越差了,袁世凯没在书房里走多久,便有些气喘了起来。只好停下脚步,坐回了书桌边,向袁克定看了一眼。

    之前他已经召开了几次国务会议,也将老北洋的一帮弟兄召集起来一起商量了一番,可在会上段祺瑞比以前更沉默了,新被他请出山的王士珍也只顾喝茶,内阁的那些部长们反复都是劝他克制,真正能拿出的有用意见一个也没有。这令他气氛的同时也有些微微的慌了神,他心中已经开始有些后悔,不该听信了陆建章的怂恿,同意陆建章派人暗害了知晓他太多秘密的赵秉钧!

    袁克定因为前年骑马摔瘸了一条腿,所以站了一会身体微微有些打晃。不过为了在父亲面前表现一番,他始终坚持着不叫自己表现的那般不堪。只能他倔强的小声说道:“父亲勿急,那李易之虽说不比国民党,手上也有一些兵力,但到底给他经营地方还行,带兵打仗哪里是父亲的对手。咱们老北洋是您一手提拔起来的,成军这么多年战力不菲,又有这半年来的扩充,先前段总长不是也说了吗,父亲手下披甲之士三十万。所以,云台认为,浙江的事情咱们可以谈,但父亲您大总统的威严决不能失,还应该提前做好开打的准备!”

    眉头轻皱,袁世凯扫了一眼这一年来显得更加老成的长子,叹了口气摇头。

    “哪有那么简单?去年和谈为了海军我虽将江防舰队的编制跟购舰权给了他李易之,但却下令上海跟江苏那边修建了几座炮台,又命人对来往西部的船只增加了征税跟厘卡,也因此让他更希望直接获得一个出海口。浙江已经成了他案板上的鱼肉,只看那浙军第一师不发一枪就把西军放进了浙江,就知道他对浙江早已有了图谋了。但中央也不能放弃浙江,如今全国人都在盯着总统府,我若是示弱,这日后地方还有那位督军会听北京的命令!但是,这仗也不好打。若论权谋,那李易之不如我。若论人心,我不如李易之多矣。世人皆说我袁世凯是当世曹操,我看他李易之多疑更像一些。他对手上的权看得极重,也因此下面都要迎合他的声音,结果军队跟各省都在他的直接弹压之下,扩军速度也比我们要快得多。现在,我能调动的只有十四个师的家底,若加上下面的那些,的确能凑齐三四十万,可一群杂兵蟹将,让我如何放心开战!”

    听了袁世凯的话,袁克定说道:“父亲教的是,不过咱们现在军队已经过半都完成了换装,若论装备还在去年之上,加上德县兵工厂扩建、巩县兵工厂改造完成、上海江南机器局跟金陵兵工厂现在都在政府的控制中,料来不比他之汉阳兵工厂差多少,加上咱们现在对李易之知根知底,又注意着防他。只要洋人没有意见,父亲收拾了他还不是时间问题!要我看,还要先弄清楚洋人那边的意思!”

    “你能想到这一点,已是很不错了。若是寒云(袁克文),却未必想得到这一点。只可惜啊,你在军中毫无资历,不然,将来未必不能继承为父的事业。”

    “你能想到这一点,已是很不错了。若是寒云(袁克文),却未必想得到这一点。只可惜啊,你在军中毫无资历,不然,将来未必不能继承为父的事业。”

    袁世凯颇为无奈,现在他的嫡系老北洋军已扩充到十四个师,再加上那些地方众多的巡检使、镇守使、护军使们手上的兵力,袁世凯可以控制的武装部队已有三十二三人真要认真统计下去,甚至可能达到四十万。但因为之前对党人云集的保定军校跟各地军事学堂的不信任,使得军队扩充太快之后,他已不像当初老六师时那样如臂使指了。现在袁世凯最头疼的就是身边没有一个既有能力又可以完全信赖的人替他坐镇指挥。他十分看重蔡锷的,甚至不惜将他扶上了将军府最重要的位子上。可老迈的北洋巨兽下面已经是派系交横,段棋瑞、冯国樟明争暗斗,段系看不起冯系,冯系不服气段系。不过在面对外人蔡锷夺权的时候,两派表现的十分默契,陆军部跟老北洋诸多将官联手抵、制蔡锷的军队改革计划,段祺瑞因为他新设将军府跟他的陆军部争权而心怀不满,冯国璋也因为他请王士珍付出而心里有些疙瘩,要知道以前冯国璋的势力是不如段祺瑞的,还不是因为趁王士珍隐退,接管了他的势力才有了现在的规模。

    而王士珍复出之后,修身养性了几年的他也彻底成为了一个萝卜印章,任谁开口他都只是低头喝茶,摆明了不愿意再涉入派系争斗这浑水之中。

    北洋的变化让袁世凯更坚定‘将领再亲,也不如自己的子嗣亲’,因此他是十分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帮上忙,但目前来说,诸子中表现最好的就是袁克定了,不过由于他从来没有涉足过军界,这威望也就根本谈不起。加上去年他派人命令赵秉钧暗杀宋教仁的混账事已经被赵秉钧临死前捅了出来,现在不少老北洋的弟兄都对他这个‘大爷’十分不满,自然也不可能替袁世凯分忧。

    听了袁世凯的叹息,袁克定心念电转,迟疑了一下,说道:“若是父亲同意,克定愿去武昌跑一趟。为父亲做回说客,劝说李汉放弃浙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