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应对(下)-《超陆权强国》


    第(2/3)页

    李汉闻言心中一笑,冯玉祥这个标准的官宦子弟,看来这两年给他那娘舅陆建章管教的懂了轻重分寸,可惜也失去了革命党人特有的锐气。不过他能跟潘榘楹的人一起过来,八成是受到了他那位娘舅影响了。

    对于二十师,李汉明显是十分拉拢的,不过他仍不动声色的打起官腔,道:“有劳潘将军跟诸位二十师的弟兄瞧得起,诸位盛赞汉愧不敢当。不知道诸位此次前来到底所为何事?”

    “回巡阅使的话,我们三人这次受到潘将军跟二十师的诸将士的委托前来,是向巡阅使投诚的!”这回说话的又变成了冯玉祥,对方的回答倒是不出李汉的意料。

    “是吗,这可是个值得庆贺的好消息。潘将军跟诸位能够深明大义,我是很欣慰的。前几天南京冯国璋将军携第二军的全体将士,向我护国军输诚,结果我南方的战事已经基本上平息。现在潘将军跟二十师的诸位也能做出如此明智的选择,这就说明护国军才是众望所归。听说现在你们二十师就驻扎在察哈尔地区,如果你们能配合我护国军掌握了察哈尔跟热河,二十师就为革命立下大功,将来革命成功,诸位也都是护国之功臣。”

    谁说谈判了之后就没有战争,谈判桌上不是打,你来我往的阴谋诡计也一样自始至终都未停下。

    对于护国军而言,只要想打吃掉潘榘楹的二十师根本不费吹灰之力。绥远跟察哈尔的确也均数都在护国军的菜桌之上,吃起来很容易,总参谋部甚至配合他再做和谈中趁机寻事,发动一场军事打击摧毁或吞并二十师的方案了。这多少还是跟二十师现在待得位置有关,即可守北京大门,又可放关内关外。现在,潘榘楹主动派人前来示好,此举固然是他投机政治的需要。但对于护国军跟他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他可以正大光明的不需要在动用些极可能触怒洋人的小手段,在更加逼近北京的同时,也赢得了谈判桌上的更大优势。

    “巡阅使说得是,咱们二十师的弟兄们最是心向革命,潘帅本人在北京几次要调咱们二十师南下与护国军为难的时候,都给他以不愿私开内战,枪口对准护国军的袍泽们挡了回去。为此他还引得袁总统不满,几次陆军部都威胁要撤换到他。”

    这次开口的则是那个叫王金贵的年轻人,说得是声情并茂,给潘榘楹脸上不知道贴了多少金光纸。李汉等人在一旁笑得肚子都快抽筋了,天晓得潘榘楹再给他几个胆,袁世凯在的时候,他敢对北京说半个不字。都说是墙倒众人推,这袁世凯一去,任谁看到北洋集团日暮西山,都跳出来敢对他横加指责了!

    不过虽然心里暗感好笑,李汉跟陈天祥对视了一眼,均都看了出来二十师内恐怕现在也不是一条心。比如那冯玉祥明显就给他的两个同伴说不到一起去,他们两人开口的时候,他只是在一旁点头却不接话。看样子他这一次前来,不是其娘舅陆建章的试探,便是受到潘榘楹的威迫了。

    潘榘楹是个老滑头,倘若他真想向李汉投诚,如何不能直接在前线向熊秉坤移交防区。现在看来,恐怕虽说瞧见了北洋的糜烂为了保住自己手上的权力而有了动作,但是潘榘楹恐怕不仅与护国军取得联系,同时也继续维持着北京方面的联系,他是想两面下注。边走边看,不过相比北京,他还是更看好护国军这边。

    现在的潘榘楹,与其说是一个军阀,不如说更像一个政客。哪边赢的机会大他就向哪边靠拢,这不仅是生存的谋略,更是发展的谋略。本来李汉的赢面是大得多的,但是他也有顾虑,那就是洋人。李汉因为西藏得罪了英国人在国内不是什么新闻。他这一次瞧见英国人同样上阵帮助北京前后奔走,又琢磨李汉麾下势大,一旦投靠了恐怕难以出头。而北京那边则因为军事上受到打击损失惨重,以后少不了要拉拢他这样的领兵之将。左右看,看左边也占优势,看右边也是好局面,也是因为如此,他才耽搁迟疑了许久,总算是下定了决心。

    如果袁世凯没有被炸死,潘榘楹不会这么快就向护国军方面示好,但是眼看着和谈一天持续一天,国内的报道也越发不利于北京,他总算是敲定了主意,立刻派出了代表,向护国军这边探路输诚。

    没办法,北洋集团若是没有一位袁世凯一样的枭雄在此时力挽狂澜,曾经雄霸国内压制的北洋集团已经彻底没落了。

    洋人扶持的确重要,可潘榘楹也想起来了,北洋有英国扶持,可李汉也有德国人那。这么一算撇开了洋人的因素之后,潘榘楹果断的将筹码压在了手握数十万重兵的李汉身上。

    这个时代的民国,到底还是武力至上!

    对于潘榘楹这样的政治投机客,李汉现在是来者不拒。管他背景如何、是否可靠,只要他愿意投降,他都欢迎,并愿意吸收。政客这类人是表里不一,反正现在的承诺给的再美好,日后等他大权在握了还不是靠自己的原则来办。至于什么诚信问题,这玩意对于政客来说有用吗?至少李汉扮演的这一类政客不需要。

    政治就是将自己身边的人聚的越来越多,政斗就是让对手身边的人越来越少。李汉至今对曾经政治课上教授简短精辟的总结记忆犹新,二十师现在向他投诚,那么北京那边便又少了一份力量,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算术,李汉算的明白,北京那边想必也不差。

    所以,这潘榘楹自认为自己现在是奇货可居,就想把自己卖个好价钱。在前往山西前,潘榘楹特别提醒他的两个心腹,务必为二十师跟他多从护国军那里得到更多好处。冯玉祥估摸着也是得了他娘舅的暗示,要来李汉这里探探路,所以,潘榘楹基本上不担心他从中作梗。时局这么乱,陆建章当初在袁世凯的包庇下得罪了不少人,他这个军务处长若不赶紧找到新靠山,日后给人找上了门来可就麻烦了。

    “巡阅使明鉴,那北京已经断了咱们二十师的军饷小半年之久,寻常都是咱们潘帅自己掏钱给弟兄们张罗着。可最近潘帅也卖光了祖产,现在不是不想立刻就向护国军移交阵地,只是因为缺银少饷的问题,军中下面很多部的新兵已经闹了反。还有军火问题也是,咱们二十师领得是日本步枪、日本大炮,都是当年日本跟俄国开战时候的破烂,而且也不是每人都有枪,好枪都落在袁总统的嫡系手里了,此时若要有所动作,没有些补给,恐怕会给巡阅使的大业拖后腿,造成不利影响啊!”

    原来那周立乃是这三人中真正能代替潘榘楹说话的人,李汉多看了他一眼,此人眼力劲十分喜人,瞧见他的心情不错,于是适时提出了条件,想试探一下护国军的“诚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