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是泰晤士河还是斯卡帕湾?(四)-《大国海魂》


    第(2/3)页

    不过在20世纪之前。斯卡帕湾作为一座天然的良港,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即便是20世纪的前几年,斯卡帕湾也更多作为皇家海军的辅助港口、北部航线的补给站而存在。随着英德海军军备竞赛愈演愈烈,面对强势崛起的公海舰队,英国海军部终于意识到孤悬海外的斯卡帕湾在战时掐断德国海上运输线这方面的价值。1904年,斯卡帕湾的港务工程终于启动,皇家海军随后也在斯卡帕湾进行了几次适应性训练。

    很可惜,斯卡帕湾并不是唯一的幸运儿,更靠南的弗斯湾,苏格兰北部海岸线的威利斯湾都在海军部的工程计划中,直到1914年欧战爆发,定位尴尬的斯卡帕湾才有了转机。

    在当时,前大舰队总司令乔治卡拉汉爵士因为其德国血统而被迫辞职,由第二海务大臣调任大舰队副司令的约翰杰利科上将临危受命,接替老爵士的职位在。在当时,这个职务并不轻松,丘吉尔甚至对杰利科有“交战双方中唯一能在一个下午就输掉这场战争的人”这样的评价。责任迫使杰利科保持谨慎,他并不像皇家海军流水线生产出来的纳尔逊式军官,将“进攻至上”视为致胜法宝,而是提出了依托本土海岸线、英吉利海峡和斯卡帕湾全面封锁德国海上运输线,虚弱德国战争潜力的“远程封锁”理论。

    杰利科的“远程封锁”堪称完美。德国虽然拥有一支实力不俗的公海舰队,并且在战争前期拥有挑战大舰队的底气,但是这支舰队受困于德国天然的地缘劣势,并不具备长期武装对抗和造舰竞赛的底蕴。由英吉利海峡,不列颠岛、奥克尼群岛组成的岛链是上帝给予不列颠人的恩赐,轻易便能困住大洋舰队的手脚。如果公海舰队不能在战争前期采取破釜沉舟的行动,海上运输线被截断的他们能够得到的补充将越来越少,直到屈辱的体虚致死。纵使德国人能够在北海形成局部优势,只要守住英吉利海峡和奥克尼群岛,避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海上失利,胜利仍然属于大英帝国。

    在杰利科的主持下,作为“远程封锁”最重要环节的斯卡帕湾军事设施建造工程开始加速。超过21艘商船凿沉于几条不重要水道和主航道附近,防潜网开始铺设,由拖网渔船组成的巡逻船队被组建,防御性雷区也开始被小心规划。主岛Mainland、霍伊岛Hoy、南罗纳赛岛SouthRonaldsay和其他几座岛屿上修建的要塞装备四门英寸、六门12英寸巨炮和为数众多的英寸234毫米海岸炮。并且计划于1915年中旬列装四门15英寸要塞炮,以便能够更好的封锁航道。

    即便有大舰队司令的照拂。斯卡帕湾的建设工程仍旧不快。

    远离本土孤悬海外可以说是斯卡帕湾作为大舰队母港天然的不利因素。奥克尼群岛缺乏工业基础,仅仅拥有一座能够提供最简单的外部堵漏的小型修理船厂,以至于在斯卡格拉克海峡海战中损伤的主力舰只能冒险南下,分散至英国本土的主要造船厂。在这种条件下。奥克尼群岛不仅不能为斯卡帕湾的港口建设提供额外的资源,反而会消耗本应投入港口建设的物资。

    崇尚进攻的海军军官和总是从政客立场考量一切的海军大臣则是斯卡帕湾建设工程的人为阻力。斯卡帕湾的工程总是受到国内舆论和海军部的非议,理由是德国人不敢也没能力进攻斯卡帕湾。至关重要的备战期匆匆而过,破交战、潜艇战、水雷战,大英帝国在德国人的小伎俩面前节节败退。科内罗尔海战和多格尔沙洲海战给了皇家海军人当头一棒。日不落帝国终于认真考虑斯卡帕湾的安全问题,距离战争爆发已经将近四个月。

    种种原因使得斯卡帕湾工程进度缓慢,而不完善的设施迫使海军部不敢将大英帝国全部家当放在斯卡帕湾,威利斯湾工程丝毫不敢松懈,威利斯湾工程又势必会削弱本属于斯卡帕湾的资源。最终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诚然,日不落帝国在地缘上拥有神的恩赐,“远程封锁”也算是神来之笔。但是就连神也阻止不了不列颠人无度的挥霍。保守不是大英帝国的惯例。防御不是皇家海军的常态,孤独的杰利科压制不了要求主动进攻的海军官兵,安抚不了绝不容忍本土海岸线遭受袭击的日不落帝国子民,更对抗不了是政客而不是海军大臣的丘吉尔。

    1915年。虎头蛇尾的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和福克兰群岛海战则给了“远程封锁”沉重一击。北海决战,大英帝国八艘主力舰如流星一般滑落。“远程封锁”彻底破产。面对十七艘战列舰,四艘战巡,10艘老式战列舰的德国公海舰队,优势不复存在的斯卡帕湾还能顶住德国人的气势汹汹?

    “可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