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疏勒城的胜仗在西域掀起惊涛骇浪,诸国的小动作在张辽一场骇人听闻的大胜下,还没有来得及执行就已然覆灭。 乘着入冬的寒风,张辽的威名继刘备关羽张飞之后,深深烙印在西域诸国百姓的心底,但凡孩童孺子啼哭不止,父母都会搬出张辽的名头,压低嗓子说道‘你再哭,张文远就来啦!’ 此话一出,莫说啼哭,就连抽泣的声音都不会再有。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疏勒城的大胜尚且没有传到允吾县,贾诩早早的从床榻上爬起,而他的妻抱着不满一岁的孺子,不厌其烦的与孺子说话,显然要求这个年纪的孺子口吐人言,实在是强人所难,孺子听着妻的话语,只会胡乱的伸出手,一通乱抓,然后咯咯的傻笑。 可是与以往相比,孺子的脖颈间多了抹银色。 贾诩心知肚明,那是长命锁。 自从刘备回到允吾县,就亲自给关平,法正,马超,马岱,黄叙都戴上了长命锁。 想着想着,贾诩嘴角微扬,他匆匆吃过妻子准备好的吃食,紧了紧裘服,便迈开脚步,跨出家门。 “主公,您有所不知,公祐教导他们的做人准则的时候,都是拿您举例。” 孺子嘴巴吐出热气伴随着不安的声音涌入耳里。 “还有华长史张仲景等医官的努力保证郡县官吏和百姓的身体,宪和的文书记帐,公祐的教书和祭祀,非我一人之功啊。” “贾功曹!” 他感慨道:“文和真是我的臂膀,金城郡幸好有文和。” 听到贾诩称呼糜竺为‘糜先生’,刘备并不奇怪,毕竟贾诩接手金城郡政务,就算没有见到糜竺,但是不可避免与北上的糜家商队打交道。 “主公这都是您的功劳。” 望着贾诩脸上的认真,听着贾诩如数家珍的道出郡县大小官员的功劳。 黄叙发现了贾诩的身形,他呼哧呼哧跑到贾诩的身前。 贾诩拿出一推信件递给刘备。 他冲着贾诩抱拳,“还是要多谢贾叔。” “您也不知道吗?”黄叙没有怀疑贾诩,他低垂着脑袋,灰心丧气的准备离开,不过突然他止步脚步,折返回贾诩面前。 “这么多?”刘备讶然。 他又指向来往的士卒,“汉升将军训练士卒,整顿治安,剿灭贼寇,没有他的功劳,我等政令又怎么推行下去呢?” 将铲雪的铁锹交给跟随在旁的亲卫,刘备走到贾诩身边,他环视四周,这些天流连县城,他可以确定县城彻底摆脱凉州人韩约当政时的暮气沉沉,焕然一新的建筑拔地而起,商业和居住区泾渭分明,预料的规划在贾诩手上完成。 “受教了”刘备诚恳道。 “主公,我只是起到微末的作用,您看。” “您无恙?” 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说完,刘备和贾诩相视一笑。 说完后,黄叙便转身溜走。 最先扶起脚夫的竟然是小脸冻得通红的马超,紧跟其后的马岱和黄叙,两人蹲下身子,帮着脚夫拾起跌落在地的小物件,这些都是木制用于房屋建筑的小构件。 “公祐教的真好啊。” 贾诩回头一望,披着裘服,手握铁锹的刘备,满脸的欣慰。 “叙,何事?”贾诩双手按着膝盖,满目和善的问道,也许是有了儿子,他望向这些孺子时,心中竟然也有几分欢喜。 刘备心道:文和,不出我所料,你与书上毒士渐行渐远。 伸手揉了揉黄叙肉嘟嘟的脸,贾诩决定隐瞒,“我也不清楚。” “哎呀” 贾诩指向脚夫箩筐里的小构件,“子龙将军统一建筑标准,将各个构件标准量化,没有他的功劳,我等无法这么快修缮完毕。” “是糜先生的信。” “是问这个么” 贾诩突如其来的话语,令刘备来心生疑惑。 “拿我举例?”刘备摇摇头,“学我街头斗殴那可是要不得哦” 黄叙东瞅瞅西瞧瞧活像只盗窃的猫,他冲着贾诩招招手,贾诩瞬间会意,将耳朵送到黄叙嘴边。 贾诩回忆着刘备收到皇帝诏令的时刻,估摸着出发的时间,稍稍一算大概就在这几日。 一声痛呼,挑着箩筐的脚夫摔得人仰马翻。 “贾功曹,贾叔,我是帮二哥问的,主公不在的时候二哥天天玩小木马,主公回来后,二哥虽然还是不让我碰,但我看到他不怎么玩小木马了.所以我想问问你主公什么时候走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