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作为主帅,江淮三郡之地,十余万大军的掌控者,越是在被围攻的时候,就越要展现自己的强势和强硬。 所以先发制人,就成了李元徽理所应当的选项。而项县联军情况他其实一直在关注。 最后确定要烧粮,就算派常雁衡和刘聚两人率所部骑兵三千骑偷袭南顿故城,也是有成功的希望,但这两人的所辖的淮上营和怀远营也就基本上交代了。 这种自杀式的任务不到万不得已,李元徽还是觉得不要让手下去轻易赴死。因为这会让人心离散。 常雁衡和刘聚两个都是盗匪出身,来投奔归附,就这么让人去送死,让中军精锐出来的看戏? 最后的决定就是轻骑尽出,考虑道对面的情况,和己方的情况,没有一个能让这四营主将听从号令的方面大将,李元徽只能是自己上阵。 毕竟让人去拼命,自己不能干看着。 就比方说官渡之战,曹操那是直接赌上性命去干乌巢的袁绍屯粮之地。 反观袁绍,如果他亲自率军去攻打曹操的大营,那荀攸曹洪守得住嘛? 好在,结果是令人赶到喜悦的。 这一仗打下来,李元徽的个人威望更是得上升一大截。 率领六千多骑兵,进入几十万大军的营地烧了屯粮之所,还带着大部分的人马回来了。 甚至在撤退途中设计,击败了追兵,斩首过千。 这种,叫神仙仗。 此役之后,江淮军中提起他们的主帅,除了“年少成名”“天生富贵”“当世才俊”“宽厚仁义”“颇有雅量”之外,又多了个四个字。 “用兵如神”。 而对于李元徽本人来说,他是绝不肯承认的。用兵如神?开什么玩笑,这词跟我一点都不搭好嘛!这一趟那就是走了大运,算是神来之笔,灵光一闪。 他就没觉得自己这趟有多了不起,反而回去的路上觉得庆幸和放松。 在当道他就两千多骑军,展开了旗号,迎面对上了铺天盖地的上万精锐铁骑。 人马过万,无边无岸,那一片黑压压的骑军给人带来的压迫感极强。 面色如常,但手其实都快抖成吴老二了. 有这么逊的用兵如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