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每日都有来自荆州的战报来到长安城,然后送入丞相府中。 对于唐王李源来说,他可能是最不需要担心前线将帅会有什么问题的。 因为各路大军的主帅,都是他的儿子和女儿。 且都是窦氏夫人所出的嫡子嫡女。 而他本人坐镇长安,其实也并不轻松。虽然看起来,这个西燕政权,在明面上已经姓李了。 当然,也只是明面上。 之所以还不能马上就姓李,也是因为这几十年之中,长安作为大燕重新营建的帝都,还是有些人心向燕的。 如果说天下间,有什么地方怀念慕容英的统治,那估计就是西京长安,东都洛阳这两座天下雄城。 这两城的很多达官贵人可能在慕容英时期要活的很小心谨慎,但大部分的百姓其实过的很不错。 毕竟是都城。 所以李源在控制了城防之后,又更换了不少紧要位置,目前宫中轮值驻防的禁军和丞相府的守卫,都是他从蜀中带来的旧部。 因为就目前来说,蜀中军队的可信任程度是比关中军队高的多的。 此外,李源还让李二从凉州军之中选出了三百精锐骑军,作为他的出行仪仗护卫。 而对待刚登基的皇帝,李源除了把控宫中宿卫以外,还把皇帝身边的近臣,全部任命为李家的姻亲旧部。 侍中李彦,李源的堂弟。 黄门侍郎王威德,李源的外甥王翊的堂兄,也是跟着李源入蜀的亲信。 中书侍郎窦靖,李源夫人窦氏的堂弟。 散骑常侍刘轨,李源的同窗好友。 这些人都是李源用来盯着小皇帝慕容昌的。 近臣和宿卫都握在手中,自觉小皇帝再有本事,也应该翻不起什么风浪。 至于什么时候行禅让,这个李源觉得倒也不急于一时。 曹操可是拿下了整个北方都没有进行最后一步,最后还是让自己的儿子来的。 司马家倒是有机会,但司马昭翻车了。 所以李源觉得,还是有两个必要条件。 一是拿下洛阳,这是硬性条件。 二是要等到朝中大臣和实际控制地的百姓都习惯了李家做主,这算是个软性要求。 按照家中这几个儿子的能力,和现在的进展来看,李源估算这,再有个几年应该就差不多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