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派系-《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2/3)页
李源还跟几个人儿子私下说过这样做的用意:使人如同使鹰犬,不能喂得太饱,不然狩猎的时候鹰不飞,犬不跑。
所以现在的唐军将领,都非常的想进步。因为大多数将领基本都是侯爵和县公一级的爵位,郡公和国公极少。
立功心切,这是第一个因素。
其次,燕军整日里辱骂叫阵,这让血气士卒的将士们各个都快按捺不住心中压抑的怒火。
不过李元徽在行军作战上面,历来是慎重,且坚决。
制定了坚壁不出的策略,且行之有效,就不肯随意更改,更是严令诸部不得随意出战,违令者立斩不饶。
于是问题开始出现了。
刘文惠所领的两个卫五万人,虽然驻守洛阳,但有一半都是关中人,将领更是以关中为主,这些将领都是跟二哥交际比较深的。
所以对于李元徽为主帅,也不是非常满意,只不过碍于李元徽的名望和功绩,以及其皇子身份,也并不敢公然反对。
但近来随着战事的时间拖延了许久,几个月的时间里,李元徽除了派遣小股部队出战之外,就让刘文惠所领的左、右骁卫,一直顶在邺城跟刘玄机对峙。
而他麾下的军队,却被派遣去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去攻取河东。现在河东到手,李思行等人自然是大功一件。
刘文惠统率带过来的左右骁卫,本来就跟李元徽打的交道毕竟少,这次因为他的嫡系建功,而关中唐军还在这跟对方对峙,没能分润功劳,所以左右骁卫的将士就对李元徽不太满意。
至于这种不满,有没有某些有心人推波助澜,这个问题甚至都不用想就能知道答案。
但李元徽带了这么久的兵,自然是明白刘文惠不出面都不压制这些人,任由这种情绪蔓延在左右骁卫将士之间,这本事就有些问题。不是明摆着是在搞事情?
搞得就好像李元徽在任人唯亲,不给他们这些关中将士机会。很明显这不就是在搞他的声望以及希望打击他在关中将士心中的声望?
完全不考虑当时的各部队部署情况,也不考虑江淮士卒去打安邑需要翻身越岭以及这场战斗本身的风险,就好像那功劳是白捡的。
这背后要么是二哥在搞鬼,要么是刘文惠自作主张。
背后之人也许还想通过左右骁卫的不满情绪,激李元徽出战,到时候作战不利,朝廷肯定要换帅。
那如果李四不行,该换谁呢?自然是军威最盛的李二凤了!
刘文惠跟二哥的关系很好,这他知道,但这里面到底有没有二哥的授意,李四是真不清楚。
不过他宁愿相信这不是二哥在下绊子。
首先兄弟三人都当面表过态,老三老四都明确表态支持你老二当太子。
这次的统兵作战,也是李源定下的让李元徽出战,还是在李三跟老爷子闹了一通之后。
平心而论,李元徽这趟其实也不愿意来,不过是赶鸭子上架,现在要是二哥在后面搞点小动作,那李四心态可就有点炸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