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这也说明,他怕丢面子。” “以后,所有项目,只要他发的文件,我都配合。” “但只要他不发,我就提前动手。” “我要让这城里的所有人知道,四九城不止有个李冬生。” “还有我,郑开来。” —— 与此同时,李冬生刚回办公室,宣传部副主任就敲门进来了。 “李市长,这是您让我盯的几个稿件,有一篇今天早上投的,您要不要先过一眼?” 李冬生接过来看了一眼,是《四九城日报》头版,一整块专栏标题:《市政府推动医疗产业落的再迈实步》。 下面第一段就写着: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关怀下,在郑市长的亲自推动和李副市长的协调指导下,康州医疗设备产业合作初步达成意向,预计落地西郊五号地块。” 李冬生合上报纸,笑了笑。 “写得可以。” 副主任试探着问:“那就不改了?” “不改,按这个发。” 他把报纸扔在桌上,起身给自己倒了杯水。 “让他红一回也没关系。” “风头让出去,不代表棋让出去。” “这盘棋还没到收子的时候。” 副主任点了点头,转身走了。 李冬生靠在窗边,望着市政府大院外人来人往,轻声说了句: “郑市长,球我接了,面子我也给了。” “你接得住,就往前走。” “你接不住——” “我会让你摔得再站不起来。” 康州项目这一动,整个市政府都像被拨动了弦。原本沉寂的几块地突然就热闹起来了,有企业主动联系招商办,有外地工厂打听投资政策,还有几个一直装死的国企,也开始派人下乡调研。 李冬生心里清楚,这就是风向变了。 不是因为项目有多厉害,而是因为——他和郑开来,终于开始“共用风口”。 “这也是个机会。”李冬生对张伟说,“只要这股劲能顺下去,四九城能拔高一截。” “但问题是,他能不能稳得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