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伟拿着文件念完,忍不住骂了句:“这跟写总章不一样,这是在选制度话语权。” “咱要不直接请几个写政策报告的帮写一份?” “不。”李冬生把茶杯往前推了推,“写这种图,别人可以帮你梳理,但最后还是你自己的签名。” 张伟犹豫了下:“你真打算参与合稿?” 李冬生看着那份文件:“我们不写,他们写。” “我们写,至少能留名。” “我不图第一,但这图——我不想让它变成别人写的。” “我们不能把这份图交给一个只想挂功劳的人。” 张伟低头,沉默了。 办公室再次安静下来。 打印机“哒哒哒”吐出草稿的声音,在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李冬生坐在桌前,提笔,写下了他的合稿题目。 《制度图的盲区与闭合》。 合稿通知发出去不到一天,组织部就紧急安排了“候选人非正式访谈”。 表面说是“走流程”,但谁都清楚,这场访谈要真出问题——你图再漂亮都白搭。 市组织部一楼会议室,三把椅子,三份无名文稿,三组记录员,一个摄像机。 中午十二点整,李冬生是第一个被叫进去的。 “李副市长,请。” 走进去那刻,他没多看左右,直接坐下,拿起手边那份白皮报告,放到桌上。 “我不读稿,稿子你们都有。” “我直接说图。” 三个记录员对视了一眼,点头,有人开始按录音,有人开始打字,还有一个人看着摄像头确认镜头角度。 李冬生从公文包里抽出两张图纸,一张画着农业系统的主流程图,另一张是红笔标注的“责任倒查流程”。 他把后一张往前一推:“这是我这份文的核心。” “你们组织系统要选人,不是选谁画的花,是选谁敢认图。” “这张图上面每个红点,是出事的地方——” “每个点后面,我写了责任人、岗位编号、流程回溯路径。” “你们要是想知道万一这套系统挂了,谁来背、怎么查、从哪一笔补……拿这张图,倒着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