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改革要讲政治敏感。” “不能只顾效率,要兼顾人心。” “干部认同感,来自体系内尊重,而非制度图纸冷冰冰的输出。” …… 张伟拿到样刊,一巴掌拍桌子:“这帮人还真会玩套路。” “明明是打压你,非要包装成‘为大家着想’。” 李冬生翻了翻那篇稿子,只回了一句: “他们想打,就得先站出来。” “只要他们敢露头,我就能动手。” …… 他给书记发了一封申请: “建议启动内部信任检验机制试点,配套测评制度推行。” “对象:当前流程改革试点中主动提出异议的干部群体。” 书记只回两个字: “批准。” …… 第三天,机关开了一场叫“改革配套说明会”的内部会议。 李冬生站在台上,丢出一句话: “我们不反对异议,但必须实名负责。” “谁对机制有异议,可以签名提交,我们会安排专人对接。” “但凡是幕后搞风搞雨,制造恐慌的——一律按程序调查。” “机关不是谣言温床。” “流程改革,不靠嘴,靠图。” …… 全场鸦雀无声。 而那封“异议建议书”,当天下午,就被撤稿处理了。 老吴气得一整天没出办公室,还骂了秘书一顿:“谁让你发的申请?” 可他心里明白——这一局,他们输了。 李冬生没跟他们打嘴仗,他直接把规则搬出来了。 而且玩的是:你敢质疑,就要负责。 …… 会后,书记私下打电话给政法委书记: “老梁,年轻人是冲了点,但这事他没越线。” “如果咱们总是压着,那这机制改革,谁还敢提?” “你盯着点底线,别让人搞小动作。” “剩下的——让他往前试。” …… 当天晚上,李冬生一个人留在办公室,把整张流程图重新改了一遍。 他划掉了其中一块“高职异动缓冲层”。 在旁边写了一行小字: “该层人为设置,非组织规定,撤销。” 第(2/3)页